|
结构者/STRUCTER |
 |
|
|
|
|
|
|
|
|
|
|
|
|
 |
 |
上海浦东机场二期登/候机长廊

读博士期间跟随陈老师团队参与的第二个项目,此结构为张拉曲梁结构。自己的工作任务是对登/候机长廊的屋盖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还算比较单纯。航站楼的结构分析已经由一个师兄承担,结构分析的后处理工作也由两个师弟妹进行承担。 |
 |
 |
|
|
|
 |
 |
南通体育中心

读博士期间跟随陈老师团队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此结构应该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开合结构项目(当时号称南鸟巢,只是鸟巢的开合屋盖夭折了)。我们团队承担了此项目的地上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我的工作任务是进行钢桁架的施工过程分析。也是由此项目,对我们的团队实力有了第一次摸底,人才济济。
|
 |
 |
|
|
|
 |
 |
西安水晶岛

硕士毕业后在冶建院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其中一个最复杂最亮眼的单体-水晶岛核心。此结构为空间钢框架,极不规则,挑战性极高。终于不负众望,顺利完成任务,获得了团队的认可。这个项目后来还获得了冶金协会的一个设计奖。 |
 |
 |
|
|
|
 |
 |
北京SOHO北京公馆

硕士毕业后在冶建院的第四个大型项目,而且是借调到北京总院的一个项目。结构体系为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我的工作是全面负责结构设计,承当专业负责人的角色(专业负责人是设计院大领导)。印象最深的是赶上了北京的非典。这个项目最开始是华远的,后来转让给潘石屹了。 |
 |
 |
|
|
 |
 |
南京科技馆


硕士毕业后在冶建院的第五个大型项目,也是在冶建院的最后一个大型项目。结构体系为曲面拱架结构。我的工作是全面负责上部钢结构设计。印象最深的是这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屋面保温材料时遭遇过一次大火,将已施工的屋面保温材料基本烧光。 |
 |
 |
|
|
|
 |
 |
天津安佳酒店
 
博士毕业后在AECOM的第二个大型项目。主结构为两个框架剪力墙单体,一个钢结构中庭,两个钢结构屋面。我的工作是填充钢结构分包设计团队撤离留下的空档,全面负责其中的钢结构设计,并协助另一个同事王能举,担当专业负责人。
|
 |
 |
|
|
|
 |
 |
上海某知名医药企业张江研发基地

博士毕业后在AECOM的第四个大型项目。有很多单体,结构体系各不一样,不外乎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我的工作是与
一个领导一起,担当专业负责人。还没有全部完工,我就离开了AECOM。由于涉及到保密条款,本项目名称不透漏了。
|
 |
 |
|
|
|
 |
 |
重庆北火车站


加入CCDI后的第二个大型项目,为国内在建的最大火车站,站房面积8万平米。结构体系为下部混凝土框架,上部钢结构空间桁架。我的工作是结构专业负责人,此项目有一定难度,超长不设缝,大跨空间钢桁架。我仅做完扩初,施工图设计由于
一些原因被切分其他部门进行。
|
 |
 |
|
 |
 |
上海迪士尼乐园明日世界片区


加入CCDI后的第三个大型项目,CCDI负责设计明日世界片区,从方案到施工图到现场配合。一共为6个单体,结构体系各不一样,比较复杂和繁琐,其中有4个单体进行了复杂结构和抗震超限的专项审查。我的工作是结构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不同专业的协调,内部的人员调配,图纸的质量,对外的沟通交流。目前为保密阶段,图片暂不提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州新电视塔

读博士期间跟随陈老师团队参与的第一个试验项目。进行节点的静力试验和滞回试验。从试验方案开始,全部自己弄,泡在里面两年时间,做了很多试验,顺便指导了两个师弟,为此也发表了一篇文章。 |
 |
 |
|
 |
 |
上海光源中心

读博士期间跟随陈老师团队参与的第二个试验项目,也是跟自己的博士课题有关的节点试验。进行节点的滞回试验。从试验方案开始,全部自己弄,顺便指导了一个师弟,做完此试验后,就安心做自己的博士论文了。
|
 |
 |
|
|
|
|
首页
|
关于我 |
工程实践 |
科研成果
|
资料共享
|
链接
孟宪德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8833号 |
|
|